攪拌站脈沖布袋倉頂除塵器脈沖粉塵處理設備
在攪拌站生產流程中,料倉是粉料儲存的關鍵設施,而粉料在裝卸、輸送及倉內壓力變化時,極易產生粉塵逸散,不僅造成原料浪費,還會污染周邊環境,因此攪拌站倉頂除塵器成為攪拌站環保設備。要充分發揮攪拌站倉頂除塵器的作用,首先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,同時根據不同料倉的特性進行適配設計,確保設備與攪拌站生產工況契合。
從工作原理來看,攪拌站倉頂除塵器的核心是 “過濾 - 清灰 - 排灰" 的閉環流程,且每個環節都針對攪拌站粉料特性優化。當攪拌站料倉進行粉料卸料(如罐車向水泥倉卸料)時,倉內空氣被粉料擠壓,含塵氣體攜帶大量水泥、粉煤灰顆粒向上流動,此時攪拌站倉頂除塵器的風機啟動,通過負壓將含塵氣體吸入除塵器箱體內部。含塵氣體首先進入除塵器的預收塵區,大顆粒粉塵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沉降至灰斗,避免大顆粒直接沖擊濾袋造成磨損;隨后細小粉塵隨氣流進入過濾區,通過濾袋的攔截、慣性碰撞、擴散等作用,被牢牢截留在濾袋外表面,而凈化后的氣體則穿過濾袋,經凈氣室、出風口排出,實現粉塵與氣體的分離。
隨著作業時間延長,濾袋表面的粉塵會逐漸堆積,導致除塵器阻力升高,影響氣流流通效率,因此攪拌站倉頂除塵器必須配備高效的清灰裝置。目前主流的清灰方式有脈沖噴吹清灰和振打清灰,其中脈沖噴吹清灰因清灰、對濾袋損傷小,更適合攪拌站高頻作業場景。當除塵器阻力達到設定值(通常為 1200-1500Pa)時,脈沖控制儀會自動觸發清灰程序:儲氣罐內的壓縮空氣經脈沖閥、噴吹管高速噴出,形成高壓氣流束,瞬間沖擊濾袋,使濾袋產生劇烈振動,同時在濾袋內側形成反向氣流,將表面堆積的粉塵剝離,粉塵落入下方灰斗。清灰過程中,除塵器無需停機,可實現 “在線清灰",確保攪拌站料倉卸料作業連續進行,不影響生產效率。
灰斗收集的粉塵需通過排灰裝置及時排出,避免灰斗堵塞。攪拌站倉頂除塵器的排灰裝置通常采用星型卸料器或螺旋輸送機,星型卸料器通過旋轉的葉輪將粉塵均勻排出,同時兼具密封作用,防止外部空氣漏入除塵器影響負壓;對于粉塵量較大的攪拌站,還可在灰斗下方增設粉塵輸送管道,將收集的粉塵重新輸送至料倉或專用回收設備,實現原料回收利用,降低攪拌站原料成本。
在適配不同類型攪拌站料倉時,攪拌站倉頂除塵器需根據料倉的粉料特性、倉容、作業頻率三大核心因素調整參數。首先看粉料特性:水泥、粉煤灰等無機粉料顆粒較細(粒徑多在 1-100μm),且具有一定吸濕性,需選擇透氣性好、抗結露的濾袋材質,如滌綸針刺氈濾袋(耐溫 130℃以下,適合常溫粉料)或 PPS 濾袋(耐溫 190℃以下,適合略帶溫度的粉料),同時在除塵器內部增設防潮涂層,防止粉料吸濕結塊堵塞濾袋;而外加劑倉內的粉料可能含有腐蝕性成分(如部分減水劑粉料),則需選用耐酸堿的濾袋(如 PTFE 濾袋)及不銹鋼材質的除塵器殼體,避免設備腐蝕損壞。
其次是倉容大小:小型攪拌站的水泥倉容積多為 50-100m3,卸料時粉塵產生量較小,適配處理風量為 800-1500m3/h 的攪拌站倉頂除塵器即可;中型攪拌站的料倉容積為 100-200m3,卸料頻率較高,需選擇處理風量 2000-3000m3/h 的設備;大型攪拌站(如商砼攪拌站)的料倉容積可達 300m3 以上,且多倉同時作業,需采用多單元組合式攪拌站倉頂除塵器,單臺處理風量不低于 4000m3/h,同時配備變頻風機,根據實際卸料需求調節風量,避免能源浪費。
最后是作業頻率:間歇式作業的攪拌站(如小型工程攪拌站),每天卸料 1-2 次,粉塵負荷較低,可選用振打清灰式攪拌站倉頂除塵器,設備成本較低且維護簡單;而連續作業的攪拌站(如商砼攪拌站,每天卸料 10 次以上),粉塵持續產生,必須采用脈沖噴吹清灰式攪拌站倉頂除塵器,且需增加濾袋數量(如濾袋數量從 24 條增至 48 條),提高過濾面積,確保清灰后能快速恢復低阻力運行,避免因阻力過高導致料倉卸料不暢。
此外,攪拌站倉頂除塵器的安裝位置也需適配料倉結構:圓形料倉通常將除塵器安裝在倉頂正中央,確保含塵氣體均勻進入除塵器;方形料倉則需根據倉頂出風口位置調整除塵器安裝角度,避免氣流短路導致部分區域粉塵無法被捕集。同時,除塵器的接口尺寸需與料倉出風口尺寸匹配,通常采用法蘭連接,并加裝密封墊片,防止粉塵從接口處漏出,進一步保障除塵效果。
綜上所述,攪拌站倉頂除塵器通過 “過濾 - 清灰 - 排灰" 的工作原理,有效解決攪拌站料倉粉塵問題,而通過針對性調整濾袋材質、處理風量、清灰方式等參數,可適配不同類型的攪拌站料倉,為攪拌站實現環保生產、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。攪拌站脈沖布袋倉頂除塵器脈沖粉塵處理設備